白霧繚繞後

白色恐怖特展-線上展

補助單位丨國家人權博物館

主辦單位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協辦單位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圖書館

執行單位丨暨大白色恐怖讀書會

「歷史與人權專題」課程師生

策展指導丨林傳凱、林萱穎、翁稷安 老師

展覽介紹

「白霧繚繞後—白色恐怖特展」為暨大白色恐怖讀書會與歷史系「歷史與人權專題」課程合作籌辦。參與成員們以南投地區的案件為主要閱讀資料,透過不同的詮釋,將史實、故事和情感融入作品中,展於暨大圖書館。


白色恐怖讀書會源於2022年末,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林傳凱老師到暨大演講,過程中提及暨大在白恐研究上的地緣優勢,適合關注過往較被忽略的南投地區案件,在傳凱老師與歷史系師生合作下,決定開辦讀書會。於2023年春天,隔週舉辦,閱讀資料包含回憶錄、自傳小說與檔案原件。讀書會成員透過閱讀與討論,更熟知受難者前輩及其家屬們的思想、經歷與故事。


2023年11月,成員們將以「白霧繚繞後—白色恐怖特展」為展覽主題,搭配「無法離開的人」VR電影放映,展現讀書會和課程的學習所得。白色恐怖的歷史如同被白霧繚繞,在眾多前人的努力下逐漸被看見,但仍有許多尚未明朗之處,需不斷有人投入理解與挖掘的工作。主題中的「後」字,隱含著對白霧散去的期盼,希望能透過這次的展覽,邀請更多人理解白色恐怖中的人物、情感與重量。

作品目錄

001 柯定維 李碧霞的夢

002 林伯蓉、吳昀軒 交集與錯過

003 宋政霖、陳彥安 偵訊的迴響

004 邱妤婕 憶‧自由

005 陳映彤 地下黨的隱形斗篷

006 黃心蓓 農民身隱

007 葉品佳 掌控

008 陳薇竹 窺探

009 徐惠妤 最後的道別

010 楊矞菁 直到死去

011 吳塏盛 無聲記憶

012 童珈嫚 「綠」光「照」影

013 黃新惠 唇與齒

014 曾郁喬 逃離

015 賴律瑋 溫室

001 柯定維

李碧霞的夢

我們是處在「李碧霞的夢中」。夢中充滿不真實與想像。

李碧霞與小孩的連結,讓家具「玩具化」,顯示她對小孩的愛無處不在,也意味著她在獄中,無法給予小孩同年齡人皆有的玩具,內心那份愧疚感在夢中赤裸的呈現出來。

002 林伯蓉、吳昀軒

交集與錯過

「我是李喬松的查某囝」。李碧霞顛沛流離的一生繞啊繞,仍然逃不出父親李喬松的人生遊戲⋯李碧霞的親人缺席於她的生命時間軸中,而她也缺席孩子們的童年,白恐不僅僅是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也是受難者們個別家庭故事。

003 宋政霖、陳彥安

偵訊的迴響

以字柱為牆,反覆訊問的詞語宛如夢魘,遊蕩在他們的腦海裡,對比於高聳的柱子在旁監視,營造出的壓迫感更能表達審訊室帶給他們的絕望。

004 邱妤婕

憶‧自由

自由並非偶然,而是一段漫長的過程,

1950年代的「自由」何在?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005 陳映彤

地下黨的隱形斗篷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大眾主流看到的白色恐怖多為知識份子,且影響層面極廣。

然而,當時的地下黨活動並不僅限於此,農民、鐵路工人、水電工等均有人牽涉其中。不過人際網絡簡單的農民,是透過甚麼管道擴大地下黨的影響力呢?從南投洪麟兒案中,可以看到農民以三七五減租獲得鄉里中的影響力,擴大農民的人際網絡。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Abstract Fabric Texture

006 黃心蓓

農民身隱

過去白色恐怖案件中農民的身影總是較少被看見,他們對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對政府暴政的反抗,他們義無反顧的身影、怒吼的聲音不比任何人少。尤其在南投地區,他們是很重要的一股力量,他們曾經的努力和追求不應該只是隱藏在檔案的深處,他們努力的身影應該被看見。

007 葉品佳

掌控

政府本是保衛人民的存在,如同枝葉提供鳥兒棲息的空間,曾幾何時卻化為牢籠,監控限制著人人的一舉一動、吸食鮮血壯大自身勢力。那個肅殺壓抑的年代,有多少懷抱理想的靈魂被無情的抹殺?又有多少家庭被迫接受突如其來的噩耗,且終其一身必須默默背負,獨自承受?


008 陳薇竹

窺探

以洪家祠廟為參照製作三合院,

並放入一些能夠決定未來的物件⋯⋯

009 徐惠妤

最後的道別

本作品是以政治受難者蔡鐵城的妹妹蔡敏女士,在其屍首上找到的一張照片及背後所寫的文字作為發想。

在那個年代裡,許多政治受難者在行刑的前一刻,心裡最牽掛的還是他們的家人,在人生的最後時光,他們用文字表達對家人最後的愛,但是這份愛卻跨過了幾

010 楊矞菁

直到死去

罪惡、愧疚、疏離、恐懼、徬徨、懊悔......那些無法離去的感受,永遠糾纏著你,直到死去。

011 吳塏盛

無聲記憶

本作品以劉占睿為主角,用其在軍法處寫的自白書為材料,去還原他被逮捕後的不安感。軍法處是所有政治犯在被逮捕後印象最深刻的關押地,不論時間長短。裡面的環境所帶來的黑暗不只是表面的,而是對於死亡的恐懼;然而,劉占睿未留下任何一封遺書,他的自我就從此被封印在檔案裡面,永遠無法發聲。故本作品試圖讓劉占睿從檔案中走出,還原他生命中最黑暗、恐懼,在軍法處的記憶。

012 童珈嫚

「綠」光「照」影

15年在綠島被囚禁的人生,用藝術轉化痛苦,用往後的日子慢慢細說…

013 黃新惠

唇與齒

禍從口出?沒想到事情竟然會變成這樣⋯⋯

014 曾郁喬

逃離

作品《逃離》以紙劇場的形式,呈現占顯與占睿在竹山躲避政府通緝的畫面。劇場下方滿是受難者們的墓碑,而後方的巨大憲兵張開雙手,一隻眼睛望向兩兄弟,一隻眼睛望向正在觀展的你,預示兄弟兩人不論逃到哪裡,都在政府的監視之下。

點我

015 賴律瑋

溫室

本作取材自《 馬鞍藤的春天》中,陳新吉先生的生命故事。監獄對陳新吉先生來說,是滋長出生命之花的溫室。

只是這個溫室,是最痛苦不堪的所在, 正如那馬鞍藤恣意蔓延盛開在最險惡的彼岸 ......